从精准“狙杀”癌细胞的尖端装置,到口罩上的一个耳带、一根鼻梁条;从太空中宇航员使用的纸尿裤,到奥巴马宣誓就职时签名的钢笔……这一些产品,无不打上“东莞智造”的烙印。而东莞智造背后,离不开一个全链条创新体系的支撑。
近年来,东莞市科技局构建“源头创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企业培育”的全链条创新体系,从实验室到车间的距离,在东莞大地上被无限拉近。
全会提出,要以参与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为牵引,加快完善全链条创新体系。东莞的创新体系,肩负新使命,迈上新征程。
在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于杰教授带领的新型纤维团队,根据近20年静电纺丝研究经验,开展“电纺纳米纤维膜用于高性能防护口罩滤膜”的研究,制备出满足应用要求的纳米纤维滤材。
科研人员介绍,纳米级纤维膜超高的孔隙率和纳米级细孔,使其拥有低阻高效过滤特性,更优于市场熔喷布。纳米纤维口罩的开发普及,不仅有利于解决口罩供应不足的问题,还具有长远战略意义。
在位于东莞沙田镇的巨正源科技有限公司,刚刚生产出的聚丙烯颗粒,如同一条晶莹透亮的溪流,从车间顶部的管道流出,然后被自动化的包装生产线封装后进入传送带。聚丙烯正是生产口罩及防护服的关键原材料。巨正源董事长曾一平介绍,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只用不到10天时间,就研发出熔喷布粒料,可日产聚丙烯1700吨,足以满足广东全省口罩及防护服生产对聚丙烯的需求。
在位于松山湖的广东省智能机器人研究院,工程师们连夜设计高速全自动平面式口罩生产线,致力于提升口罩生产能力,缓解口罩供应压力。广智院副院长倪明堂表示:“高速全自动平面式口罩生产线研发出来后,迅速实现了成果转化,在很短时间内,就签订了十余台订单。”
在东莞全球先进制造招商大会上,东莞市长肖亚非向全球投资者推介东莞制造业的优势。推介一开始,肖亚非就饶有兴致地以口罩产业为例,列举了出几组数据:
东莞生产的口罩原料,涵盖熔喷布、无纺布、耳绳、鼻梁条等多个部分;东莞口罩机生产企业,产能占全国60%以上,复工复产仅一周,就从5家增至11家;东莞口罩机产能,从2019年全年的881台,增长到2020年一季度的3195台,翻了3.6倍;东莞口罩日均生产数量,从1月不足20万个,增至5月的超过2000万个,翻了100倍。肖亚非说:“东莞口罩产业链,就是东莞作为国际制造业城市的生动缩影。”
从纳米纤维滤材的源头创新,到熔喷布粒料的技术创新,再到高速全自动口罩生产线的成果转化,最后到产能增长100倍的企业培育,一个小小口罩,在东莞走过了全链条式的创新体系。
全会提出,要以参与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为牵引,加快完善全链条创新体系。“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全会的呼吁,高屋建瓴,催人奋进。
东莞市科技局局长卓庆介绍,参与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是实现高水平发展的核心动力。近年来,东莞市科技局加快建设覆盖“源头创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企业培育”全链条的四大创新体系,推动东莞科学技术创新不断取得新突破。
在源头创新上,东莞积极对接国家战略,建设重大创新平台。中国散裂中子源打靶束流功率,比原定时间提前一年半达到100kW的一期工程设计指标。松山湖材料实验室集聚了包括10名两院院士在内的一批顶尖科学技术人才,研究成果入选“2019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松山湖科学城正式纳入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南方先进光源项目获省政府和中科院支持,大科学装置呈现集聚趋势。
在技术创新上,2019年全市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0项,同比增长62.2%。在2019年首批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重点项目中,东莞项目共占全省立项数的30.7%,居全省第3位。2019年东莞研发投入占比预计提升至3.05%,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在成果转化上,市场活跃度显著地增强,2019年全市认定登记技术合同417份,其中合同成交额222.07亿元,技术交易额221.4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倍和13倍,居全省地级市首位。
在企业培育上,创新型经济发展质量得到提升。全市高企数量增长至6217家,居全省地级市首位;科技公司孵化器122家,其中,国家级孵化器23家,居全省地级市首位。全市规上工业公司研发机构建有率达42%。
卓庆认为,2020年是东莞科学技术创新能级提升的关键之年,面对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学技术创新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广东省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实验区、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新形势,东莞科学技术创新的战略格局、战略任务相比过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东莞科学技术创新不能停留在以往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集成创新的模式上。”卓庆分析,“必须强化创新的源头供给,向供给侧要动力,组织前沿技术、卡脖子技术攻关,全力发展硬科技。”
贯彻全会精神,接下来,东莞市科技局将围绕打造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进一步深化全链条创新体系。
在源头创新方面,将松山湖科学城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原始创新高地,深化与大院大所战略合作,加快大科学装置和实验平台建设,催生更多从“0”到“1”的重大创新成果;在技术创新方面,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层次地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攻克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在成果转化方面,带领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共建中试验证服务平台,推动科学技术创新成果更好更快转化为先进生产力;在企业培育方面,扭住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和重点产业,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聚焦重点领域的有突出贡献的公司、“链主”企业、高成长性企业,加强产业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