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北京密云水库旁边出现了一座白色的“小房子”。路过的百姓往里一看,就能发现一套用于改善饮用水质的集成系统“纳滤膜组合工艺装备”。中国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俞文正告诉科技日报记者:“经过该系统装备处理的水可以直接饮用,已经有不少附近村里的百姓提着桶来这里打水喝了!”
这座“小房子”是由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村镇饮用水水质提升关键技术探讨研究与装备开发“纳滤水质提升”示范工程。2019年,俞文正担任该专项子课题负责人。近年来,他始终致力于饮用水净化工艺的反应机理和创新技术探讨研究,目的是“让老百姓喝上更健康的水”。
目前,该示范工程已经取得了前期数据。“密云水库的水有机物含量比较高,经过渗滤吸附和去除,到取水井后的水总有机碳降到了每升3.5毫克左右,再经过纳滤膜组合工艺处理,总有机碳可降至每升0.4毫克左右。同时,密云水库水的电导率在8001000微西每厘米(us/cm),经过纳滤膜组合工艺处理,水的电导率降至50us/cm左右,保留了水中部分对身体有益的离子。”俞文正表示,水中总有机碳降低的直接结果是后续消毒副产物含量的大幅度减少,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饮用水健康风险的降低和水质的显著提升。
重视饮水安全就是重视民生,维护饮水安全就是维护群众利益。在俞文正看来,位于密云水库的“纳滤水质提升”示范工程,正是十年来我国推动饮用水水质提升、促进水源保护与生态协同发展、让绿色科技成果普惠民生的一个缩影。
“过去十年,我国在水流域治理方面取得很明显的成效,水质变好了。通过南水北调工程,北方地区饮用水的水质明显提升。”说起中国生态环境发生的变化,俞文正非常自豪,“我国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重视生态环境保护,越来越强调绿色GDP,这都是非常先进的理念。”
党的十八大以来,“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等理念指导中国实践,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向纵深推进。十年间,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变化。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十三五”以来,我国完成2800余个城市黑臭水体治理;2021年,我国地表水水质优良断面比例提高到84.9%,劣五类水质断面比例降至1.2%。
俞文正向记者谈起这十年来从事生态环境研究的感受:“不少发达国家在保护河流、保护饮用水水源方面走得比较早,成果比较多,而我国起步相对晚一些。但这十年间,我国在水污染治理方面投入大量经费,通过政策手段激励科研人员围绕水源保护、饮水安全保障等方向进行关键技术攻关,我国整体饮用水质量逐步的提升,与发达国家的水质差距不断缩小。”
水专项是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设立的16个重大科学技术专项之一。经过15年实施,突破了源头污染治理、河湖生态修复、监控预警、饮用水安全保障等关键技术难题。水专项成果全面带动了我国在治污理念、科学技术水平和制度机制方面的不停地改进革新,为水污染治理和水环境改善提供了支撑。
俞文正也参与了水专项中的部分课题。他和记者说:“水专项不仅使我国城镇饮用水水质得到较大提升,而且使我国在水环境综合治理方面的理论研究也进入了世界前列。”
随着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城市和农村都将提出高品质饮用水的迫切需求。在俞文正看来,进一步改善和优化水处理工艺,将饮用水水质提升与医疗健康相结合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研究方向。
“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国家下一步还要全力支持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方面的研究,进一步提升老百姓的健康指数和幸福指数。”俞文正对记者说,“让老百姓喝上更健康的水是我最大的科研动力。我要抓紧时间、努力用最少的经费做出最好的成果,并将其回馈国家和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