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苏州高新区再次实现在国家级重点科研项目上的重大突破,7个项目获批立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均来自太湖科学城功能片区,获国家资金支持共计6885万元。
此次太湖科学城功能片区确认立项的7个项目,涵盖基础科研条件与重大科学仪器设施、高性能制造技术与重大装备、诊疗装备与生物医用材料等多个研究方向,充足表现功能片区企业、院所的科学技术创新实力。其中由南京大学自旋芯片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牵头申报的“自旋力矩调控及其非易失多功能可编程自旋逻辑器件研究”项目,目标是开发新型自旋电子材料,探索高效、低功耗SOT器件及其应用技术,构建面向AI和数据中心等领域的下一代智能芯片系统,提升中国在高性能非易失性存储与计算芯片领域的国际竞争力。
由中国科学院苏州医工所牵头申报的“一次性电磁磁导航电子结肠镜诊疗技术探讨研究及样机研制”项目,开发国内首创的一次性电磁磁导航电子结肠镜,突破镜体屏蔽下的电磁信号传输等关键技术,开展基于AI的多病灶识别算法研究,实现复杂肠道环境下高精度导航、定位和高效病灶识别,为临床应用提供创新的诊疗工具。
由苏州微木智能系统有限公司牵头申报的“细聚焦氩离子源”项目,主要研制高稳定性氩离子枪、低像差系数静电透镜以及高灵敏度束流测量反馈控制管理系统,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质量稳定可靠的细聚焦氩离子源,解决国产氩离子源束斑大、离子电流密度低和稳定能力不足的问题,最终实现在国产高性能纳米离子减薄仪和纳米离子抛光仪上的应用示范。
近年来,太湖科学城功能片区锚定全球科学技术前沿,以“创新引擎”构建“战略引领—技术攻坚—成果裂变”的全链条创新范式,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未来产业三大主攻方向,超前布局量子科技、无人机技术等颠覆性赛道,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策略冲击“卡脖子”技术壁垒,实现关键材料、核心部件自主可控,以硬核科学技术实力为苏州高新区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注入“科学城动能”。
未来,功能片区还将持续加强创新型企业梯队培育,围绕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发展需求,重点支持人工智能、高端装备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关键研发技术及产业化,强化产学研协同创新,助推全区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培育和高新技术产业向中高端攀升。(轲晓渚)